《俄汉详解大词典》(四卷本,收词24.6万条,总字数2300万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以下简称《词典》)走过艰难历程,终于问世了。
《词典》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第七个五年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1986年规划领导小组召开的评议会上在座的有季羡林先生、叶水夫先生、许国璋先生、王佐良先生、杨周翰先生、董衡巽先生等知名学者,一致支持这一项目;当场我们申述,由于任务繁重,需延至八五期间完成,与会专家表示理解。
这项目交给黑龙江大学负责实施是有历史原因的。黑龙江大学是从抗日战争时代和解放战争时代的革命外语学校直接继承下来的一所大学。她的前身是抗日军政大学俄文队、延安外国语学校和在东北复课后的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哈外专)。建国初期,哪里有苏联专家,哪里就有哈外专的学生任翻译。
早在50年代初期,我校着手编写几种俄语词典。1960年开始编写《俄汉详解词典》,1962年该项目交给北京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语言研究所,不久完成了1/3的初稿。学部第四次代表大会之前,学部领导向刘少奇同志汇报工作计划,其中包括《俄汉详解词典》等。少奇同志说:规划很好,可惜完成时我们大概见不着了。不幸被他言中——紧接着是“文革”,样稿全毁;而时隔30多年之后,《词典》问世,只能望空告慰少奇同志在天之灵了。
然而“事固未始有穷”。在邓小平同志复出的年代里,词典编纂工作纷纷上马。1975年广州召开全国辞书工作会议,报到当天的晚上,总参的同志到我们房间来看望我们,并说叶剑英元帅很关心俄文工作,所以“不要怕沾俄文的边,编好新的俄文词典”。广州会议所制订的词书规划(包括黑龙江大学的词典)是周恩来总理生前批准的最后一个出版工作文件(见《光明日报》1977年1月15日)。次年,“四人帮”倒台,黑龙江大学先后编出《大俄汉词典》、《俄汉新词词典》、《俄语8000常用词词典》等等,译审了《苏联百科词典》。到了80年代中叶,条件基本成熟,于是大张旗鼓地开始编纂《俄汉详解大词典》。
《词典》得到国家社科基金会、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黑龙江省基金会和省教委的资助,也受到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鼎力支持,列为省的工程图书。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责编同志为《词典》付出巨大劳动,使它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出版。
(作者为《俄汉详解大词典》主编、黑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